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,工程建设遗留下来的大量裸露边坡,在改造自然和向自然索取资源的同时,给自然带来越来越多的创伤。
尤其是对于高陡边坡来说,由于大多高陡边坡汇水面积大、水流速度快、冲刷能力强,同时缺少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、养分条件及水分条件,植物极难存活,造成边坡表面处于不稳定状态,坡体易滑塌、崩塌,水土流失严重,而发生水土流失后,会造成坡体更高、更陡,由此高陡边坡的生态环境陷入一个恶性循环。坡体的稳定性及生态修复的治理一直是边坡治理的难点。
裸露的边坡具有以下特点:一是边坡表面土壤、水分以及有机质缺乏,水土流失程度严重,自然条件下植被极难恢复;二是治理难度大,治理措施的技术含量高,治理投入大;三是大面积裸露山体将影响局部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,影响区域植被间的信息以及能量等流通,同时容易发生滑塌、滚(落)石等地质灾害,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。
治理这些裸露的边坡,我们一般采用了浆砌石、锚喷支护等加固的方法,但采用这类方法加固的边坡往往呈现出一片毫无生气的灰白色,并往往让人感到沉闷。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观点,就必须要对这些裸露的边坡进行生态修复。而裸露边坡的生态修复则是一项系统的、综合的过程,是一项集岩土工程学、植物学、土壤学、恢复生态学、水土保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诸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,它既需要保证裸露山体的稳定性、安全性,又能逐步建立起一个健康、稳定、可持续的生态系统。
边坡绿化,则是对裸露边坡进行生态修复环节中的关键一环。